当前位置主页 > 浙江资讯 >
热门搜索:

一起聆听“葵”的长歌 “葵颂—许江近作展”在沪引起强烈反响

绍兴资讯网     发布时间:2019-08-15   

许江在创作中。 中国美院供图

  12月7日讯(记者 马悦 刘慧 通讯员 周宝松)“谢谢!谢谢您用葵记录了我们。”

  这是上海观众吴女士在看完“葵颂——许江近作展”后,面对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的肺腑感慨。

  从9月底“葵颂——许江近作展”开幕至今,数以万计的观众来到黄浦江边赏“葵”。参观者有白发苍苍的老人,也有正在读小学的孩子,有专业艺术院校的老师学生,也有喜欢艺术的退休工人。

  这正是许江所期待的:让更多的普通人也能读懂葵,也能拥有欣赏的感受力。

  15年来,许江为什么对“葵”情有独钟?

  12月初,在“葵颂——许江近作展”即将收官之际,我们再次跟随许江走进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里的这片“葵园”。我们与参观者对话,品味许江画葵、审葵、思葵背后的生命内涵。

“葵颂——许江近作展”展览现场。 中国美院供图

  葵的成长期

  这是炙热的一代

  许江曾说,葵是他与同龄人之间相认的“秘钥”。

  恰好,我们在展厅里目睹了这一幕:守候多时的上海观众吴女士见到许江后激动不已,她走到许江身旁,请他在《葵颂》导览册上签名。

  “我比您大一岁,谢谢您让我看见了一代人。”吴女士说,“这是我们,这是‘向阳花开’的一代。”说话间,多少往事涌上心头,令她百感交集。在她眼里,参观的过程正是一次由近及远的生命追访。

  “每一个葵盘都是一个人的面庞,我画的是这个时代的众生之相,是一代人同感共振的成长记录。”许江这样回应。

  “怀沙”“火花”“蔓生”“铸炼”“葵颂”,这是此次展览的五大展示空间,也恰似这一代人的成长轨迹——新生、生长、绽放、枯萎、老去,包含着这代人的生命况味。

  人流如长路,记忆塑远道。许江说:“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和整个时代的大的节拍是重合的。”作为与改革开放相伴相行的一代人,他们最深刻地领受着这场民族伟大复兴的洗礼与塑造。

  对于这代人来说,如果要以一物来抒情,那就是葵——如同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成长的葵,遭遇过艰难的时光,却也沐浴着最好的时代,他们在阳光下激情释放与生长,又有着如葵一般抱子结盘的责任担当,以一年一季的生命,带来年复一年的期盼和守望。

  画葵15载,许江笔下的葵多半是隐忍积聚,充满沧桑,始终夹带着些许苦味。

  这种苦味源自哪里?“源自我们这代人心存忧患,但我们不会因忧患而颓废、沮丧,反而会更珍惜当下的现实人生、更加把握好每一天,这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非常重要的品质——沧桑而依然坚强,苦涩却无畏艰辛,必须要有葵一般的坚强。”

  进入“葵颂”展区,眼前,1600多棵6米高的葵洒下一片耀眼的酒红色,墙壁上的投影升起树林一样的千万株葵,再配上庄严的《亨德尔D大调第四小提琴奏鸣曲》,满是壮怀激烈的风骨。这是许江对一代人精神的咏叹。

“葵颂——许江近作展”在上海展出。 本报记者 胡元勇 摄

  葵的收获季

  这是跳动的心脏

  有别于以往方块式的展厅,此次的《葵颂》展“螺旋式”的结构很有辨识性。

  从上至下、曲折盘旋的浏览过程,令不少观众印象深刻。展览从顶层四楼开始,在不知不觉的平缓坡度中,层层向下,就像是观赏一幅长达320米无间隔的大自然画卷。

  在这次展出的近200件作品中,“葵园肖像”水彩系列是许江近三年来首次面向公众展出的作品。

  我们跟随许江漫步展厅,即便已第二次观展,但每一次转角仍有充满视觉冲击的惊喜。比如,转入“野火”展区,一幅幅2米高的葵盘像山峦一般扑面而来,在交叠重影中传递出“葵中有人”的情感。

  一群群年轻的美院学生来到这里参观,带来另一种诠释——“这是一颗颗心脏,正在砰砰跳动。”

  这些远看像是一个个墨团的葵盘,其实“别有洞天”。“这是用刮刀画的。”许江解密说,铁斧般坚硬的笔触,令葵带着一份铮铮铁骨的浩然之气。

  站在一幅雪葵前,中国美院油画系大四学生叶兆丰感怀良多:“你看,雪地里,葵头耷拉着,可它的‘身躯’始终是挺直的。他们向死而生,不怯懦,也不悲伤……”诚然,葵的终点是枯萎、凋零,但这种衰败是有意义的,是孕育新生,是滋补大地,更是“生”与“再生”的传递。

  画葵15年,葵的各种姿态对许江而言早已熟稔于心。再次看到葵,还能产生新鲜感吗?

  “那种不期而遇的邂逅,才是绘画的初心。”许江说。艺术家的灵光一现,往往源于那仅此一次的新鲜感受,只有回到现场,才能感同身受。

  2003年8月,许江在土耳其的马尔马拉海峡附近偶遇一片老葵,熟过而未收割,已是通体褐色,仿佛钢浇铁铸。午后的太阳已落到葵的身后,但葵还是倔强地朝向同一个地方——太阳曾经升起的地方。

  “那一刻,我所有关于向阳花的童年记忆被激活了,不仅看到了葵,也看到了一个自己。”每每回忆当初,许江仍会提高音量,动情地说。

  今年十一长假,许江在内蒙古大青山北武川境内,遇到了似曾相识的一片葵园。在天地一色的苍茫中,千亩葵园满目凝重,如同15年前土耳其荒原上的一般。

  情与境迁,心随时聚,许江情不自禁写下一首诗:“蓦见壑北坡枕坡,又识葵原朔风朔……”他说,“每一片葵都给了我不同的感受、不同的力量,我用艺术的语言把这种感受和力量,回馈到画面上。”

许江作品。 中国美院供图

  葵的新生代

  这是蓬勃的生命

  在许江导览的过程中,一位妈妈带着9岁的女儿,一直跟在队伍后面。她们时而凑近听听画家的表达,时而举起手机定格一张张葵的细节。

  终于,到了主题展板前,小女孩提出要和许江合影。“女儿喜欢向日葵,这个展她很喜欢。”女孩妈妈说,最近女儿背了一首诗——《长歌行》,诗的第一句便是“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晞”,诗的最后是“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”,“诗和画一样,是用艺术语言承载厚重的力量,我希望女儿能学会珍惜时间。”

  虽然,葵代表着“向阳花开”那一代人的人生经历与情感记忆,但许江却希望所有年龄段的人都能看懂他的葵,都能从中得到某些力量。

  “一个3岁的孩子可能根本不想看我的作品,但当他13岁时再来看,或许就可以理解葵蓬勃的生命力和向上顽强的精神,再到30岁之时,他应该就能理解到更多内容了。” 许江说,“青年成长的过程中,总会经历一些磨难和挫折,需要有一些东西支撑着他走过,这就是我想通过画葵传递给大众的。”

  “人工智能都能画画了,您有什么担心吗?”一位参观者的提问,令许江停下了脚步。

  “我最担心的,是人们感受力的下降。”许江说,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,我们用简单的拍照方式暂停了与外界事物的交流,原本与大自然敏锐互通的感受力逐渐变得麻木、平庸。“现在手机能帮助我们记录美好画面,经过光影特效处理,还能成为一件艺术作品。但手机没有感受力,手机不能代替人们去感受这些美好。”

  在许江看来,感受力是面对图像大海的唯一渡筏,需要心和手共同去感受。

  还记得2015年,台风“灿鸿”正面袭入杭州湾。听说浙江海盐南北湖无味村的一片葵园受虐,许江立马赶了过去。

  当看到葵园已失去往昔的厚实,大片倒伏,侧面望去,却若波澜,此起彼伏。许江立即将画架铺开,激动地记录着这绿与黄的交响。

  农夫们则在田野里奔忙,偶尔站在许江身后欣赏,不自觉地冒出一句,“这些乱七八糟的葵也是蛮好看的嘛!”

  “这就是正在传递的感受力!”回忆起那一刻,许江欢喜地说,“大自然的美早已滋养了一方百姓。”

许江作品。 中国美院供图

观众拍照留念。 记者 胡元勇 摄

热点新闻